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iTunes 王國

克林姆跑去日本提前度蜜月了。我這個孤家寡人的只能在床上抱寶寶 〒△〒。

Apple 攻防戰!這篇要來記錄我目前研究、查到有關 iDevice 與 iTunes 之間的資訊總整理(應該吧?)。

應該大概就這樣吧。這篇從 2011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啓,到 2012 年七月二十六日才算是編輯大概完成。



摘要:
很重要的前言—授權Apple IDiTunes 歷史iTunes 概觀快速鍵智慧型播放清單iOS Device (iPhone, iPod, iPad)電池附註


很重要的前言—授權

  首先是一個 Apple ID 只能授權五台電腦,這就是讓我曾經半年都用不了我那個美國 ID 的悲慘限制。當年就是無聊亂玩,看到那個一年只能用一次的「Unauthorized All Computer」,就手賤的給它按了下去。當下當然是所有電腦都要重新授權了,只不過那時我只有一臺電腦,所以沒什麼差。但是我當年還沒有在重灌的時候要先取消授權的觀念,所以在不知不覺間,那僅僅的五台授權次數,就被我用光了。

  當時我還有用 Ghost 備份了已經授權好的作業系統。在那時的許多次重灌,都因為有那個授權而不用重新授權。但就在那時,我換了電腦,由於驅動程式的問題,所以要再重新灌作業系統。就是因為這樣想,所以就把那個 Ghost 備份檔給砍了。當我發現我的五次授權次數用光了,而且也因為一年限制不能再用一次那個「取消所有電腦授權」。我當下都有砍掉這個帳號重新弄一個的想法。但是這是我 Gmail 的主帳號啊!!!

  所以我後來就默默地等了半年,等到那天(2010年六月二十一日)的解除授權。(剛剛查 Google Calendar 找到的)

  以上寫了那麼長,就是要強調「重灌或換電腦前一定要取消授權電腦」!以親身的慘痛例子再告誡看到這篇文章的人。

  順帶提醒一件事, Yahoo 的帳號砍掉後過幾個月後就能夠在申請同名帳號。但是 Google 的帳號砍掉後是無法申請同名的帳號。我當年把一個 Yahoo 的 .com.tw 帳號砍掉,等了三個多月後去申請 .com 結尾的。當時作這件事的日子跟 Apple ID 解除授權是在同一個月,所以印象比較深刻。



Apple ID

  就跟大部份網站都要大家去申請帳號才能夠使用服務,雖然現在有 OpenID 這種方法可以比較方便的申請賬號,但意思還是要申請就是了。蘋果電腦也有個東西叫做 Apple ID,這可以讓你在他的官方網站或 iTunes Store 上購物,也能夠用使用在 iCloud 上的那些服務。

一個 Apple ID 只能授權五台電腦,但是可以授權在無限多個 iDevice (iOS Device,如 iPod Touch、 iPhone、 iPad)。

  也就是你家裡有五台電腦,不管是蘋果的 Macintosh 電腦還是微軟的 Windows 系統,加起來總共就只有五個授權而已。如果同一臺電腦灌了雙系統,如 Mac 與 Windows 7,或是 Windows XP 與 Windows 7。雖然是在同一台電腦上,但是這樣照樣算兩個授權。

  不過一臺電腦上是可以有無限個 Apple ID 的授權,而一個 iDevice 上只能夠有五個 Apple ID 授權。也就是 iDevice 上只能夠有五個人/國家的 Apple ID,超出的話就要把其中一個下的授權內容,如應用程式,全都刪掉才可以有新的。



iTunes 歷史

  因為這篇主要是在講 iTunes 跟他延伸出去的東西,所以就不太提作業系統了。

  要講 iTunes,就要從歷史講起。雖然國中的時候超討厭上歷史課的,覺得那些人都作古了我幹嘛要知道他們怎麼作古的,但是講歷史才會知道 iTunes 是怎麼從過去的樣子變到現在這樣。

  原本的初代 iTunes 是在 2001 年一月九日發佈的。當時與初代 iPod 一起發佈,就是拿來做「在你口袋的一千首歌(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的管理器。
這句話是初代 iPod 的廣告詞。
負責同步歌曲及播放清單到 iPod 裡面。

  接著就是在 2003 年四月二十八日的 iTunes 4.0,增加了 Music Store 這項功能讓你可以直接在線上購買音樂,同時也增加了專輯封面的這項功能。按照我看的 Steve Jobs 自傳,在那時是滿天滿地都是盜版 mp3 四處亂傳的世界,唱片公司無不絞盡腦汁地想要打擊盜版。 Steve Jobs 當時以 iTunes 跟 iPod 只能在 Mac 上使用的這個理由,說服了唱片公司們同意讓他在 iTunes 上增加 Music Store 這項功能,讓使用者可以直接購買正版音樂。當時唱片界大老似乎同意他這個說法,所以就同意在當時市佔率遠遠低於微軟 Windows 的 Macintosh 上實驗這個新型的消費模式。按照現在的結果看來,是相當成功的。也就是為什麼,在同年 2003 年十月十六日,推出了 iTunes 4.1 版,正式支援微軟的 Windows 2000/XP,讓 iPod 也能夠在 Windows 系統下使用。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促進了 iPod 的銷售。
關於 2002 就有非官方的在 Windows 使用 iPod 這種事情我就不算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下面這點:
『 2006 年 10 月,在 15 歲時破解了 DVD 光碟所使用的 CSS 防拷貝技術而獲得「DVD Jon」尊稱的挪威駭客 Jon Lech Johansen,最近 22 歲的他又成功破解了蘋果公司針對 iTunes 和 iPod 歌曲播放的限制措施,通過模擬 iPod 及其 FairPlay 加密技術的內部工作原理,來欺騙 iPod 認為它在播放從 iTunes 上購買的音樂。促使他破解 iPod 加密技術的動力是用戶有權在他們擁有的任何設備上播放合法購買的音樂。他不喜歡封閉的系統,而 iTunes-iPod 組合排斥其他技術。』


  我高中畢業於 2006 年六月,在當時高三第一次看到一臺 iPod 是因為同學去買了一臺,那時聽他稱讚 iTunes 是個好東西,在我心底留下重重的一筆。在 2006 年九月十二日, iTunes 更新成 7.0 版,新增了 Cover Flow 這項功能。

  iPhone 於 2007 年一月九日公佈,於同年 2007 年六月二十九日在美國發售。

  按照我剛去查我的 iTunes 中,歌曲的最早加入日期是 2008 年四月三日,這很有可能是我開始用 iTunes 的那天。不過也有可能在更早一點我就用了,只是後來把整個資料庫砍掉重建一個。因為我剛開始用的時候 Tag 資料全都是亂的。我就是覺得以後在聽音樂這方面,歌曲標籤(tag)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才開始研究要怎麼修正錯誤的歌曲標籤。這一改就是好幾年,我去翻了一下之前的紀錄,我似乎花了三、四年才真的改完大部分資料,還有一些小問題如專輯封面圖片太小,或是 mp3 標籤格式是 ID3v2.3(ID3v1 ID3v2.3) 等等的這些小問題是最近才改掉的。也就是因為這樣讓我發現用網路線連接來傳資料的速度真的很快呀!我當時就是直接把 Mac 用網路線接著家裡桌機的 Windows,從 Windows 用 Mp3tag 這東西直接讀取放在 Mac 上的整個音樂資料庫檔案。這樣挑出有問題的那幾個改掉。

  之後我的主要播放器就是 iTunes 了。雖然 iTunes 有越來越肥大,以及一堆雜七雜八的問題。但是因為那個「智慧型播放清單(Smart Playlist)」,我就這麼被綁住了。



iTunes 概觀

  我以前是把歌曲丟到播放器裡,就這樣直接聽。當時是要聽什麼歌就開資料夾去找歌出來聽,所以雖然我用資料夾分類,但我很難聽許多不同演出者的歌,因為還要開啟播放清單界面來做排列。或許有些人有用 Winamp 或是 foobar2000 之類的軟體來聽歌。我只知道我自己早期從將歌曲丟到播放器來聽歌,之後就是用 iTunes 來聽歌。

  想要好好地用 iTunes 之前,要先去復習國中學的交集、聯集的觀念。因為讓我使用 iTunes 的原因—— Smart Playlist (智慧型播放清單),就是靠交集聯集的方法來設定的。

  我過去用的那台 MSI mp3 因為我自己的白癡弄壞了。當時(我高二)的 mp3 都是用插上電腦後,會變成一個外接磁碟,把 mp3 檔案直接丟進去,這樣就可以聽了。有些比較高級的還可以弄成資料夾來整理。

  在上面 iTunes 的歷史中,我並沒有提到我當時在 Steve Jobs 自傳中看到的 iTunes 與 iPod 的設計理念。
  為了讓 iPod 用起來非常簡便,我可是費了不少唇舌才讓大家就範。我們必須限制 iPod 的功能。因此必須將相關的功能盡量放進電腦的 iTunes 上面。比方說,我們故意讓 iPod 無法製作點播清單。你必須在 iTunes 製作完,再轉到 iPod 上面。大家對這件事有不少意見。但 Rio 及其它播放器之所以那麼腦殘,就是因為他們太複雜。他們沒有和電腦裡的點播軟體整合在一起,所以就得添加製作點播清單的功能。因此,當我們同時擁有 iTunes 軟體及 iPod 時,我們就可以讓電腦為 iPod 服務,也就是將複雜的功能放到它應該在的地方。
  我覺得因為 iPod 的設計一開始就是要拿來聽歌的,而不是在上面作一大堆複雜的作業,如建立播放清單等。雖然我現在比較肚爛的是在 iPod 上面無法調整成按照喜好程度(Rating)等資訊來排列順序,不然 iPod 真的很好用。雖然現在還是不錯啦。

  因為我找不到蘋果電腦對他們的稱呼,所以我就自己幫他們取名字了。我要強調那個「6」的下半部是我靠手動的一點一點地用小畫家(Paintbrush)把它給圖成藍色的。辛苦啊!

iTunes 介面
iTunes 介面

1. 播放控制:開始、暫停跟調音量。
2. 現正播放:左邊的播放圖案可以調整顯示的資料。右邊那個跳轉圖案可以從任何頁面跳到正在播放的歌曲。
3. 顯示方式:我平常在用的是第二個專輯列表跟第四個 Cover Flow。
4. 搜尋
5. 來源面板:由上到下為資料庫、 Store、播放列表。
6. 排序:我通常都是按喜好程度排,不然就是在「專輯」那按兩下到「依演出者排序專輯」。
7. 媒體清單
8. 隨機循環
9. 摘要

  其實用了 Mac 的作業系統後,看到系統的 Finder 跟 Mac 內建的 iLife 系列中的 iPhoto。大概就知道蘋果電腦還蠻喜歡這樣的設計。



快速鍵

  來提一下快速鍵,許多人都不知道直接刪除資料庫裡檔案的方式啊。

* 開啟 iTunes 的時候按 Shift (Windows) / Option (Mac) ,會變成選擇資料庫開啓。(我個人是認為 iPhoto 比較需要這功能)
* 在來源面板的任何一種資料庫中按 Delete 就會刪除在媒體清單中選中的媒體。在播放清單中,若是普通播放清單會將該媒體從該播放清單中移除,在智慧型播放清單中沒有效果。
想要直接在播放清單中把資料庫中的媒體一起刪除,按著 Shift + Delete (Windows) / Option + Delete (Mac)。
* 在 Mac 中想要改變 iTunes 視窗大小至最大,按著 Option 再去按視窗左上角的 + 。
* 按著 option 再去按 iTunes 視窗左下角,隨機循環旁邊的 +,可以直接新增並開啟智慧型播放清單的條件編輯視窗。



智慧型播放清單

  需要特別介紹的就是播放清單中,智慧型播放清單(Smart Playlist)的設定方法。

  不過在這之前,要先介紹一下 iTunes 的 iTunes Library.itl 這個資料庫檔案。
說明文件: iTunes:什麼是 iTunes 資料庫檔案?

這個檔案存放資料庫中的歌曲,以及您所建立的播放列表。某些歌曲的相關資料會儲存在這個檔案中。如果您刪除這個檔案,當您開啟應用程式時,iTunes 會建立新的空白拷貝,但是您建立的所有播放列表、歌曲喜好程度、註解或其他資訊都會遺失。

  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設定了「歌曲喜好程度」,所以就被 iTunes 綁住。至少我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有你所設定的喜好程度,就代表你對這首歌曲的喜歡程度。也就是說,配合智慧型播放清單,你就可以輕易地將資料庫中所有符合你喜好程度的歌曲全都抓出來製成一個播放清單。你再也不需要去一首一首將歌曲挑選出來。

範例一:想要一個由張學友演唱的播放清單,並符合喜好程度為三顆星以上。(原始圖片
iTunes Smart Playlist Ex. 1
第一個條件為演出者包含「張學友」,第二個條件為喜好程度「大於」兩顆星。

注意:「大於」兩顆星,不包含兩顆星,也就是三顆星「以上」。如果覺得這邊有問題的話,那就是小學沒學好。這邊也可以選擇「介於」三顆星到五顆星。


範例二:喜好程度大於三顆星的歌曲,而且播放清單大小小於 4GB。(原始圖片
iTunes Smart Playlist Ex. 2
第一個條件為喜好程度大於兩顆星,第二個條件為媒體種類為音樂,第三個條件是「上限」及「選取方式」。

「上限」這個選項對於磁碟空間不夠大的裝置如 iPod Shuffle 等,特別有用。「上限」還可以選擇時間長度或是項目總數。

注意:因為限定為歌曲,所以要多加媒體種類的這個條件。否則你若有其他類型(如音樂錄影帶、 Podcast 、影片等等)並有設定喜好程度的媒體也會一起當成來源被篩選。


範例三:(多重條件) Yahir 兩顆星以上的歌曲與 Antonino 三顆星以上的歌曲,以及 Bustamante 播放次數大於 15 次的歌曲。

對於無法以一個智慧型播放清單就完成的項目,就要找「播放清單資料夾」來裝起來,再跟下一個條件比較。

注意:除非將最後比較出來的那個播放清單作成普通播放清單,不然在比對過程中所產生的智慧型播放清單與播放清單資料夾都不能刪除。


範例四:(進階)找出驚嘆號歌曲。
如果檔案已經不存在的話,就會在該項目前面出現一個驚歎號。

這需要兩個播放清單來作條件。第一步是先在音樂資料庫中全選資料庫中的所有項目,將選起來的項目們拖曳到左邊的來源面板建立一個播放清單。因為 iTunes 會去檢查所選取的項目們原始檔是不是在資料庫檔中所寫的位置,所以項目多的時候會需要一些時間。我的音樂資料庫近三萬四千筆項目,花了大概兩分鐘彩球才好。能夠被加到那個新播放清單的,就是表示項目原始檔還在 iTunes 資料庫所記錄的位置,不管是 iTunes 資料庫所記錄的那個檔案,或只是剛好同位置同檔名的新檔案。

第二步就是新增一個智慧型播放清單尋找「在音樂資料庫中卻不在剛剛新增出來那個播放清單中的項目」。因為只有驚嘆號項目不在剛剛新增出的播放清單,所以就是這樣找出有驚嘆號的項目。之前找資料的時候看到的,看到這個方法讓我豁然開朗!


  我大部分使用都是以喜好程度為主要條件,所以我很難換到其他的播放器。因為這項資料是寫在 iTunes Library.itl 裡,並不像演出者、專輯資料是存在檔案本身裡。我大部分的播放清單都是智慧型播放清單。但是我會有幾個普通的播放清單是儲存比較分散的資料或是使用智慧型播放清單會遠比直接製作普通播放清單費時,大致上可以說是手動更新或稱之為手動管理。不過我是用一個「手動更新」播放清單,而不是將同步關掉採取全手動管理的方法。因為我覺得現在很多東西會好用,就是有同步這個東西。



iOS Device (iPhone, iPod, iPad)

  很多人都討厭蘋果電腦強迫使用者要使用 iTunes 來同步、管理,與裝置傳送資料。其實如果同時有使用過 iPhone 與 Android 手機經驗的人,應該對於 Android 能夠在裝置與電腦連接後就把手機當成是外接硬碟來丟資料真的很羨慕。而且 Android 還可以把同一個資料讓許多應用程式使用。這兩點是 iOS 設計上無法避免的缺點,也是早期許多人攻擊 iOS 的目標。

  其實這樣的設計是有好有壞,優點就是這份檔案不會被其他應用程式破壞,缺點就是同一份資料要複製很多份才可以在同一台手機上經由不同程式編輯。


  對蘋果電腦來說, iPhone 與 iPod 上所儲存的資料,都只是為了行動、外出使用而從電腦複製出去的副本。也就是你的電腦必須要有那份資料,你才可以放到裝置上帶走。也就是為什麼過去常有人將音樂傳送到 iPod 後,就將電腦中的項目給刪除,在下次同步後才發現 iTunes 也把他們給從 iPod 上刪除,才開始痛罵 iTunes 設計差、不好用。可能我是在用之前就看過許多討論的文章,也查過不少資料,所以我並沒有太多的這個問題。但這也造成我喜歡將資料儲存在本機裡,而比較不信任雲端儲存。外加我經常沒有網路可以用(默)。

  其實蘋果電腦的設計還不錯。至少我就沒有看到 Android 的廠商有出可以拿來跟 iTunes 比較的電腦端軟體。 iOS 裝置接上電腦後,按預設會自動啓動 iTunes 開始執行備份、同步資料等等動作。我是不知道為什麼 iPhone 版的一些人一直在說接上電腦後的自動備份跟在來源面板按右鍵選備份,這兩種備份是不一樣的。按照我自己使用上的經驗,除了某些時期 iTunes 特別愛犯腦抽「說已經同步完成,但明明就還沒開始同步」。除此之外,自動備份跟手動選備份對我的感覺上是一樣的。

  因為 iOS Device 有 iTunes 來配合,所以對於系統更新之類的事情,完全可以幾乎無痛升級。就像是保固維修更換整新機,有 iTunes 的備份配合,經過備份及回復這兩的動作,你就可以拿到一隻跟你送修前內部資料完全一樣的手機。多麼的厲害呀!

  而且我自從電腦換成 Mac 之後我才發現,蘋果電腦真愛備份啊!像是 iTunes 的備份,還有 Time Machine 的整系統備份。多多備份以防資料流失呀!



電池

  關於電池。由於最近幾年的產品都是鋰電池,所以並不像很久以前人們俗稱有「記憶效應」的鎳氫電池那樣需要用完才可以充電。所以現在只要快沒電了,就可以插上插座充電。就算是還有電也可以插上電源讓他充電。

  雖說如此,但是如果太久沒讓電放到快光,也是會對電池不好。所以蘋果官網的電池最佳化的說明中,也有提到一個月至少要讓電池完全充放電一次。但那是對於經常沒用多少就充電或是很久不用裝置的人才要每個月都讓電池完全充放電一次。平常使用中就有將電池電力用到只剩 5~10% 之類的人倒是不太需要做這一項動作。因為你平常就一直在做完全充放電了。
  剛剛靠用 Gplayer 播放影片播到完全沒電。 iPhone 在剩餘 20% 與 10% 電力時會分別提示一次。到 0% 的時候會自動關機。

  而想要開機的話就要接上插頭充電啦~我剛剛看是充到 3% 的時候會自動開機。沒有充到一定量是開不了機的。


  而在旁邊有 iPhone 、 iPad 、 筆記型電腦等等的裝置最佳化電池的說明。其實內容都大同小異。在這邊只以 iPhone 與筆記型電腦的做為說明。

  「想要延長 iPhone 電力的使用時間,就是將耗電的東西全都關掉。」這句話就是那篇說明的總結。

  雖然在那邊寫了好像很多項,但是真正的只有一項。就是關閉硬體功能,把所有會使用到電力的東西都關掉。他只差沒寫成關機不要用。而筆記型電腦的部分也是這麼寫的,也是關閉硬體功能。沒用 Wifi 或 Bluetooth 的時候就將它關閉,光碟片沒用時也將它退出。其實大概市面上所有的產品想要省電都是做同樣的事。韌體編寫那種是跟我們這些終端使用者沒關係,是工程師要煩惱的。

  在這邊附註我從官網上找到的「長期存放」應注意事項:
若你打算超過六個月不使用筆記型電腦,Apple 建議你將電池充滿 50% 的電量後便將它取下另外存放。倘若將電池完全放電後才存放,它就會陷入深度放電狀態,這樣會讓它永遠無法再蓄電。反之,若將電池完全充滿電之後存放,電池的蓄電量可能會減少,這表示其使用期限會變短。請確實將取出的電池存放於適當溫度下。
就是不要全滿或全沒的存放電池,充個一半,半年後再拿出來活動一下電池,在充一半等著再過半年。如此循環。不過要記得是要將裝置「關機」, iPhone 這種東西用久了會想不到重新開機來解決問題這個方法,更別提關機了。



附註

  曾經聽過中國大陸的鎖國政策,所以當 iPhone 想要敲關進門的時候,有先按政策閹割掉一些功能。《中國:瞭解 iPhone 功能》。

  所以看起來是當年 iPhone 3G 與 3GS 進去中國的時候,還特別制作了中國特別版。之後出 iPhone 4 的時候,與其一起推出的平價版 iPhone 3GS 8GB 都已經是全世界同一個模組,只是在軟體有差異而已。

  真的很誇張啊!當時一開始的 iPhone 3GS 竟然將 WLAN 給閹割掉了!!沒有 Wifi 這樣還智慧嗎?!!沒 Wifi 就代表你當所有的用戶都是好野人,各個辦了吃到飽。幸好爸爸當時沒買到中國大陸特製版呀!

  我是有印象當年蘋果電腦進大陸的時候很誇張。但是事隔多年我只依稀記得很誇張而已,完全忘記是把 Wifi 閹割掉的那麼誇張。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為克林姆打的新手 Mac 101

來學一下老外的基礎 101。呵呵。



選擇型號

首先就是因為我喜歡筆記型電腦,所以桌上型的 iMac 系列我直接忽略掉。剩下的就是買 MacBook 系列中入門的 MacBook Air 或是高階的 MacBook Pro。

因為不像 Windows 的系統,有許多家廠牌(ASUS、 Acer、 Toshiba、 Sony、 Lenovo⋯⋯)可以選,所以選起來簡單很多。

* 如果是輕型的文書、看影片、上 Facebook 玩遊戲為主要的使用需求,這種就是選 MacBook Air 就夠了。(這就是克林姆的需求)
* 如果有需要轉檔、影片編輯、玩遊戲的,那就是往 MacBook Pro 選。如果需要內建大容量的話,那也是往 MacBook Pro 選。但是下一代的電腦通常都是改成內建 SSD 硬碟的,這樣的話容量就小上許多,不過優點就是不需要擔心硬碟的資料因為震動而受損。

以我自己的選擇為例:
我自己是有時候會轉檔,雖然不常做,但是有時候會做這件事。在這種有時會做的狀況下,我是可以選擇 MBA。但是因為我的 iTunes 資料庫目前已經突破 200GB 了,所以考慮到有大容量硬碟的需求, MacBook Air 就這樣跟我無緣了,能夠選的就直接是傳統硬碟的 MacBook Pro。

在選擇可以加價更換成霧面螢幕且有獨立顯卡的 MacBook Pro 15" 跟無法加價更換螢幕且沒有獨立顯卡的 MacBook Pro 13"。我是很想要換螢幕,因為受夠了反光的問題,但是我最後還是選擇 13 吋。因為沒有必要去為了用不了多少次的獨立顯卡而浪費錢去選擇 15 吋,而且螢幕還要再額外加錢。外加 13 吋比較小比較好攜帶。省下的那筆錢還可以去做其他的用途如購買 AppleCare。所以我最後是購買 13 吋。

我當時選擇時因為配備大致上一樣,只有 CPU 與硬碟容量的差別。所以我當時是直接由硬碟來選擇。



現在的 2012 mid 13" MacBook Pro 兩款配備列在下面,相同的配備我就省略了。

NT$ 37,900
13 吋:2.5 GHz
2.5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5 (Turbo Boost 可達 3.1GHz)
4GB 1600MHz 記憶體
500GB (5400-rpm) 硬碟

NT$ 47,900
13 吋:2.9 GHz
2.9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7 (Turbo Boost 可達 3.6GHz)
8GB 1600MHz 記憶體
750GB (5400-rpm) 硬碟

對我來說現在 2012 mid 的兩款 MacBook Pro,我照樣會因為硬碟的選擇而選擇高階的那個。不過對於其他人我就不知道了,因為還是要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價格差了一萬塊台幣。 CPU 的差別雖然是有的,但是以我的用途來說其實可以忽略,轉檔就只差那一些時間。重要的差別就是多了 4GB 的記憶體與額外 250GB 的硬碟。這三項加起來的售價要多一萬塊,就看有沒有那個決心要為了這些配備多付一萬塊了。

我買的 2011 Late 版,有差別的只有 CPU 跟硬碟。所以說覺得可惜也是一定會的啦,因為今年的可是連記憶體都不同。因為我目前考慮我這台的配備升級中,就只有那一項記憶體升級。對於 4GB 的電腦,蘋果電腦公司是配兩條 2GB 的記憶體。所以想要升級的話一定要再買兩條 4GB 的記憶體,而不能夠只買一條 4GB 的。這點蘋果電腦真的很爛。



配件選擇

這邊就真的是看個人的需求了。因為這篇是寫給克林姆看的,所以我只考慮他的狀況:一個要去炸魚薯條國讀書的人。炸魚薯條國物價很貴,所以要先在台灣這個電子代工王國買好需要的東西再去。

AppleCare
剛買 Apple 的 Mac 系列的使用者,通常會因為短短的一年保固而稍稍考慮那像要價非常不便宜的 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也就是中文俗稱的「阿婆保佑」。但是要記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加購這項服務是不限時間點。但是要使用這項服務,必須要在你的產品還在保固的有效期限內才有用。過保後是無法用 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 延長電腦的保固。這點一定要注意到!此外, AppleCare 還有分版本,像是 13" MacBook Pro 跟 15" MacBook Pro 就是用不一樣的 AppleCare,所以在挑選電腦跟購買 AppleCare 的時候也要稍微注意一下這點。

MacBook
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 for MacBook Air / 13" MacBook Pro NT$ 8,590
MacBook Pro 專用 AppleCare 全方位服務專案 NT$ 11,900
iMac
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 for iMac NT$ 6,090

你看! 15 吋以上的超貴啊!!!而且大小超大的 iMac 只要六千一, 13" MacBook Pro 就要八千六,搶錢啊!

由於蘋果電腦旗下產品大部分都是屬於全球保固,除了 iPhone 為地方電信商,所以像是 AppleCare 這種產品是可以由國外售價較便宜的地方購買再套用到你的產品。像我自己的就是用 MacUKnow 站長 Stanley 代購的韓國版,要價 NT$6300。我剛剛去看現在的長期代購 AppleCare,現在是美版的,只要 NT$6200。便宜了一百(=皿=)。所以這東西真的不用急,只是要記得在保固過後就沒辦法加購了。而且蘋果電腦的產品,過保後的維修價格,會讓你考慮直接買一臺新的。



2012 mid 13" MacBook Air 本身有兩個 USB 3.0 插槽,還有一個 Tunderbolt 插槽跟一個 SD Card 槽。內建的無線通訊有藍牙(Bluetooth 4.0)以及無線網路(802.11n)。因為 USB 插槽不多,所以必須要省著用。如果真的有需要滑鼠、鍵盤之類需求,可以考慮藍牙產品,這樣就不用佔一個 USB 插槽,而且也不用受到線材長度的控制。

滑鼠
滑鼠是 Windows 帶來的壞習慣。我用現在各家廠商出的 Windows 電腦,我是完全無法使用那些內建的觸控板,他們對我來說真的太難用了。所以我買 MacBook Pro 之前還特地去買了羅技的 v470 這款藍牙無線滑鼠,想著之後應該會用到。但是我完全沒想到 Multi-Touch 觸控式軌跡板好用到我不需要滑鼠,所以我就把那個 v470 留在家裡的桌機用了。

除非你經常需要 Bootcamp 到 Windows 去使用,不然不常使用 Bootcamp 的話應該還不用帶滑鼠。而且少掉滑鼠這東西就能夠讓你在收電腦的時候包包長得不會那麼畸形。因為像我現在帶電腦出門去吹冷氣的時候,只要帶 MacBook Pro 還有充電器就好了。如果有需要幫 iPhone 或 iPad 充電的話,再多帶一條傳輸線就好了。這可是多麼的簡便啊!

附註:對於現在的設定大家可能剛開始用都不習慣。因為按照 Mac 觸控板現在的預設,網頁向下翻頁並不是像之前用滑鼠的向下滾,而是雙指向上移動。其實只要把自己當成在用 iPhone 或 iPad 的螢幕就會蠻快習慣的了。


讀卡機
這邊指的是記憶卡的讀卡機。因為內建就有 SD 的插槽。除非是高階 DSLR 用 CF 卡,或是 Sony 家用 MS 卡,不然對於一般人都可以省掉讀卡機這項東西。而且克林姆根本沒有在用相機,現在都是 iPhone 直接拍。對於 MicroSD 之類的需求,通常那些手機都會有 USB 傳輸線可以來傳資料,所以應該也不需要煩惱。

在這邊要順帶提一下,各家廠商所推出的 WebATM 之類的功能所需要的晶片卡讀卡機。這東西大多數是需要 Windows 作業系統才可以正常使用。不然大多數裝置連驅動程式都無法安裝,更別提開始使用了。


網路
現在還蠻多地方有無線網路環境的,但是還是蠻有可能遇到必須要用 RJ-45 網路線連接的場合,所以我個人會推薦買一個乙太網路轉接器以備不時之需。像是有時候要設定無線網路基地台,當他當掉的時候你就必須要直接插線連接。

Apple 本身在賣的乙太網路轉接器分兩款,最近才推出的 Thunderbolt 版與原本就有的 USB 版。 Thunderbolt 版是支援 10/100/1000BASE-T 的乙太網路轉接器,而 USB 版的則是使用 10/100BASE-T 的乙太網路轉接器。所以看在 USB 插槽不多的份上,外加從蘋果線上商店購買時兩者是同價位,而且 Thunderbolt 的速度還比較快。所以沒啥好想的就買 Thunderbolt 版吧。不過 USB 轉接的網路線是有其他廠商出的版本,那大概不到三百吧,所以那也可以考慮啦。

需不需要無線網路基地台也是看個人需求。因為設定從 MacBook Air 分享由 RJ-45 網路線所連結的網路程無線網路給 iPhone 其實也不會很難。缺點是會比較不穩定而已。如果 MacBook Air 可以直接連上無線網路的話,通常來說 iPhone 也可以直接連上去,所以比較不需要提這種情況。


外接硬碟
因為現在 MacBook Air 是用速度很快的 SSD 做為儲存媒介。大容量的 SSD 硬碟是很貴的,所以要出國的克林姆可以準備一個便宜的大容量外接硬碟來儲存資料,而且還可以讓 MacBook Air 拿來做為 Time Machine 備份使用。因為克林姆本來就有一個 500GB 的外接硬碟,所以就不用額外再買這個了。我自己是用 FireWire 800 接到 3.5 吋的 1.5TB 外接硬碟來備份電腦的 750GB 硬碟。因為 USB 2.0 速度比 FireWire 800 慢。而且不用的話,我可能到換下一臺電腦都不會用到 FireWire 800 這個插槽,外加這樣可以省下一個 USB 插槽。



購買管道

在選擇好要購買的機型後,可以直接去授權經銷商,或是在有 Apple 直營店的地方購買。也可以經由 Apple 官方的線上購物來購買,在 Apple 線上購物的這種可以選擇客制化服務,像是 MacBook Air 若想更換 SSD 硬碟大小或是增加記憶體,這些都一定要從 Apple 的線上商店才有辦法更換,因為 MacBook Air 無法自行替換內部元件。

若是為大公司員工的話,公司內部可能有與蘋果電腦簽訂合約,可以用 Employee Purchase Program 購買。或是你的身份為大專院校學生,也可用學生身份購買教育價。



開箱注意

若是於經銷商購買並由經銷商員工開機介紹使用的,需要特別注意經銷商的員工有沒有幫你把 iLife 系列軟體(iPhoto、 iMovie 、 Garageband)授權到你的 Apple ID 裡。在現在 Lion (Mac OS X 10.7) 以後的 Mac OS 都是由 Mac App Store 來更新內建的 iLife 軟體。按照我知道的情況,台灣許多經銷商員工都沒有在開機設定後,將 iLife 授權到客戶的 Apple ID 中。

正常來說購買電腦完成系統設定後, Mac App Store 會提醒你要將 iLife 授權到你的 Apple ID 中,如下圖。



這樣之後重灌電腦後才有辦法上網將 iLife 軟體下載回來。

* 申請 Apple ID 這我就不講了。從 iTunes 可以申請到免填信用卡的, 其他可以填完信用卡資料後刪除信用卡資料。



系統使用

Mac OS 是由 UNIX 發展來的,也就是 Mac OS X 的爸爸是 UNIX,跟隔壁棚弟兄 Linux 的爸爸是同一個傢伙。雖然很多人都認為 Mac OS X 是由 Linux 發展來的,我之前也是這麼認為 orz。

雖然因為 UNIX 的關係而不像微軟的 Windows 檔案系統是分為 C、 D 槽。但是資料夾系統都是一樣的,所以直接忽視掉個磁碟槽的想法,用起來也不會很奇怪。

在這邊要告訴看這篇文章的人, Mac 系統中的「預覽程式」,他的功能一點也不預覽。這是個超強大的工具,所以對於他的開啓速度要多多包涵。我剛開始在用的時候內心一直在幹譙它,後來發現我似乎錯怪他了。

想要在 Mac 中要快速預覽檔案(快速查看),是點選檔案後直接按空白鍵,或是按 command + y。

輸入法方面要注意的就是 Windows 的輸入法是用「向下鍵」來叫出選單選字, Mac 則是用「空白鍵」來叫出選單。另一點微軟的系統是用經常會按錯的 shift 在中文輸入法切換中、英文輸入,在 Mac 裡是用 Caps Lock 來切換。這項是要靠時間來習慣的。

軟體當機時,可以在 Dock 的當機應用程式圖案上按著 option 再按右鍵,這樣就有「強制結束」可以關閉程式。另一個方法是按 command + option + esc 叫出「強制結束應用程式」視窗來強制結束當機程式。

想要隱藏其他應用程式視窗只留下你要用的那項,就按著 command + option 再按 Dock 上的應用程式圖示。這樣就只會留下你所按的應用程式的視窗們。

在 Mac 系統的程式中,許多選單項目都可以靠按著 command 再以滑鼠游標將項目拖出它原本在的位置達到刪除的效果。

要把隱藏檔顯示出來,按照我查到的方法是一定要用終端機打指令:defaults write com.apple.finder AppleShowAllFiles TRUE
killall Finder
killall Finder 這句是要重開 Finder。如果要隱藏的話,就把 TRUE 改成 FALSE。

要關閉並刪除在本機硬碟備份的 Time Machine 資料,開啓終端機打指令:sudo tmutil disablelocal要打開這項功能的話就是把 disablelocal 改成 enablelocal。我剛升級到 Mountain Lion 的時候就發現硬碟被本機備份佔掉一部分空間,最誇張的是克林姆的硬碟被佔掉 50GB,害我取消掉傳送資料想要傳第二次資料的時候失敗。



系統快速鍵

這部分因為我沒有 MacBook Air,所以我也不清楚沒有光碟片退出鍵(eject)該怎麼替換某些按鍵。 Mac 中應用程式的視窗就跟瀏覽器的分頁感覺上差不多。大部分的視窗、分頁都可以關閉(隱藏),而不會關閉應用程式。

視窗縮到 Dock: command + m
關閉分頁/視窗: command + w
關閉程式: command + q
全螢幕: command + f
關閉螢幕: control + shift + eject
清空垃圾桶: command + option + shift + delete (在 Finder 時)
查看所選擇的檔案加總大小: command + option + i
不儲存文件: command + delete 等於按「不儲存」那個選項。
取消文件儲存: command + . 等於按「取消」。
在背景分頁開啓所選連結:點連結的時候按著 command

擷圖快捷鍵
command + shift + 3 = 全螢幕
command + shift + 4 = 自訂範圍
command + shift + 4 延伸技:

1. 按下快捷鍵拖曳欲擷圖範圍出來後不要放開壓著的滑鼠或觸控板,接著
Space不放,移動整個選取區。
option不放,對著中心點變形。
shift不放,水平或垂直變形。


2. 按下快捷鍵在游標變成瞄準框後再按 space = 擷取視窗


應用程式

關於比較多種類的應用程式介紹,可以看《Nov. 28th, 2011: 使用 Mac OS X Lion(10.7.2) 五天心得》。像瀏覽器的那種我就不附了,在 Windows 下用啥就用啥。

應用程式安裝方法,通常都是將下載的 dmg 點兩下掛載(mount)後,將裡面的 .app 檔複製到應用程式資料夾下。也可以不複製到應用程式資料夾下,直接在映像檔裡點兩下就開始執行該應用程式。

系統調整:
觸控板 BetterTouchTool (官網)
風扇控制 smcFanControl (MacUpdate)

播放程式:
MPlayerX (Mac App Store)
VLC (官網)

BBS 軟體:
Welly (Google Code)

看漫畫:
cooViewer (官網)

解壓縮:
The Unarchiver (Mac App Store)

繪圖軟體:
Paintbrush (官網)

批次改檔名:
R-NameUB (MacUpdate)

軟體移除:
AppCleaner (官網)

遠端桌面(Windows):
Remote Desktop Connection Client (官網)

普通人用的大概應該就這些吧。像是 Flash 那種是安裝瀏覽器之後遇到需要的網頁,網頁會自動提醒的我就不提了。

移除軟體有幾種方法。直接將應用程式(xxx.app)丟到垃圾桶是一種方式,只不過這樣有些設定會被留著。所以可以用 AppCleaner 來刪乾淨一些。使用方法就是用 AppCleaner 搜尋該應用程式名字,或是直接將 .app 檔拖曳到 AppCleaner 的視窗中,他就會自動開始尋找。但是應用程式不在應用程式資料夾下的應用程式是無法從 AppCleaner 裡直接用搜尋找到。

對於從 Mac App Store 下載的軟體,可以在 Launchpad 中像 iOS 那樣的長按圖示等它抖動後按左上角的 x 刪除。也可以開啟 Launchpad 後按著 option,這樣那些程式就會直接全部開始一起抖,放開 option 就不抖了。

對於要用 AppCleaner 時需要用搜尋或拖曳原始檔到 AppCleaner 裡。對於後面這個方法有個妙招。就是先開啓該應用程式,等它出現到 Dock 上時,按著 command 再去點該應用程式,這樣就會自動開啓 Finder 視窗顯示應用程式的位置。這樣就可以直接拖給 AppCleaner 去刪除應用程式及其設定檔。

這些應該就是簡單版的注意事項了。如果還有啥要補充的就等我想到再說了。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給笨蛋看的二十一世紀應該知道的常識之「網路篇」

* 如果覺得標題冒犯到你的,請直接離開。

我只是自己寫爽的,有沒有人看我倒是無所謂。也因為這是我自己打爽的,所以(仍是)會有一堆廢話。



索引
概要連線方式設定網路Wi-Fi & WPA 2 以及 HTTPS



概要

  網路的來源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由行動電話業者提供的行動網路;第二種則是由電信業者提供的寬頻網路。

  行動網路泛指的就是由手機電信商提供的網路,不管是直接給手機用,還是接到電腦上給電腦用。由手機上網是很貴又很慢(跟寬頻、光纖比很慢)。至少對於現在來說,想拿行動網路取代寬頻網路是癡人說夢。除非你是個不用下載軟體(µTorrent, eMule 等等)、不會看 Youtube 、不需要連線玩遊戲的人,倒是可以考慮辦吃到飽換掉家裡的網路。上面這幾種事情都不做的話,那大概就剩下上網看看 Facebook 朋友的狀況更新、看看照片,或是看個 Yahoo 新聞之類的,這些的連線流量都不需要很大。如果是有需要看 Facebook 上分享的影片,那還是用電信公司提供的寬頻網路吧,除非你很有耐心。
  以我自己用過的來說,寬頻網路的每個月電路費及月租費是固定金額,而行動電話在沒有半吃到飽方案的情況下則是看用多少算多少。以中華電信月租費 183 做舉例,每封包是 128 Bytes 為 0.005 元,這樣就是 183 元可以用到 4.467MB。但這只是單純計算下載量,上載沒算到,而且不足一封包也算一封包。這樣算起來,用行動網路下載一個 iOS 的 App 大概就用光了,而且很容易就爆量需要付高額帳單。有人說去申請 mPro 那種方案的好處是可以有收費上限,不過 mPro 的 mPro 真的很不需要啊!提供那個信箱也沒用,退租就收回去了。唉~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時高三剛辦手機,是用 2G 的網路。那時什麼都不知道, Sony Ericsson K500i 有個網路可以上就覺得好有趣,雖然我沒有看多少(因為那是中華電信提供的網頁,裡頭沒什麼內容),但是這樣就導致我的預繳一千可用一千二被花光了。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用手機上網很貴 囧rz。

  第二次是我在大學被斷網時,帶著筆電閒晃到中正路上的麥當勞上網。當時真的應該用麥當勞的網路,但我想想用自己的手機接電腦連上網就好了,反正我自己也沒有要用很多。而且我當時裝了 Nokia 出的 Ovi 軟體,裡頭有驅動程式可以讓手機接 USB 線讓電腦上網。很新奇的想要測試一下。說實在話,用行動網路並沒有想象中的慢。如果只是看網頁,都是文字圖片之類的,跟使用寬頻網路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有在看 Youtube 那種影音網站才會有差別。就是因為速度不慢,所以我就用筆電連上行動網路,做了一些擷圖,蠢的就是當時直接用行動網路將圖片傳到 Flickr 上。沒用很久,前前後後加起來不到十分鐘。按照我後來的計算應該總流量是 33 MB。

  下個月收到帳單,新臺幣 1747 元。就是為了這一篇文章《用 Nokia N 系列手機讓電腦上網》。

2010-03-01 ~ 2010-03-31 未出帳通信費
2010-03-01 ~ 2010-03-31 未出帳通信費

就是它!就是傳了 33 MB 的圖到 Flickr。
就是它!就是傳了 33 MB 的圖到 Flickr。

  我因為有申請附寄通話明細,所以有詳細資料可以看。中華電信的這項服務是免費的,可以去申請來看。反正就是這樣,一千三百六十三元的行動網路費,如果沒有它這筆,我那個月的電話費應該只有 384 元,雖然還是比我正常的 92 元還要多啦。

  僅以自身慘痛經歷來提醒看文章的人。


  但是不要因為我這樣子說就覺得用手機上網很恐怖,我現在其實還是有在用。我是知道用什麼東西大概會是多少錢。像我之前的 Nokia N79 這台手機用 Gravity 發 tweet 到 twitter,一則大概一元多,約與簡訊同價位。傳有圖片的 tweet 大概六到十元。如果是用 Google 出給 Symbian 系統的行動版 Google Maps,這樣大概查一次已經儲存的搜尋紀錄大概是 20 元。所以真的有需要的時候,開個 Google Maps 來查路其實是很方便的,而且並不會太貴。

(克制住,不要抱怨 iPhone......)



連線方式

  現在電子產品中,可以上網的通常是以下這幾類:桌上型電腦(桌機),筆記型電腦(筆電),行動電話(手機),平板電腦(Tablet)。
最後一項 Tablet 過去是指有觸控(筆)功能的筆記型電腦,只是在現在 iPad 等東西的存在(見 Internet TabletTablet computer),通常都是指 iPad 它們了。
  現在除了桌上型電腦,其他的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通常內部硬體都會有無線網路的天線可以讓裝置可以使用無線網路。而行動電話還有本身的行動通訊(如 3G 網路,可以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資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可以用,所以行動電話就有兩個方法可以連上網路。

  只要知道自己用的是哪一條路線連至網際網路,你就知道這樣上網到底要不要錢了。不要再說手機上網好貴!!

下面寫的 AP 是指無線網路基地台(wiki)。

網路 - 數據機 <-網路線-> AP <-電磁波-> 行動裝置、筆記型電腦
網路 - 數據機 <-網路線-> 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


而由於中華電信現在光世代的數據機其實本身具有無線基地台的功能。所以網路圖就變成像下方那樣。

網路 - 數據機(兼無線網路基地台) <-電磁波-> 手機、電腦

  也就是說家中有台無線網路基地台的話,就可以讓內建無線網卡的手機或是筆電,經由無線的方式上網。就算家中是使用 ADSL 不是使用中華電信的光世代,所以沒有那台光世代數據機兼無線網路基地台。去 NOVA 之類的地方買一臺無線基地台,設定好之後就一樣可以無線上網了。

  以上說的都是寬頻網路,經由網路線接電腦,或是經由 AP 無線地與行動裝置們連結。所以除了每個月固定的寬頻網路費,你並不需要額外付錢。

而手機的網路長得跟寬頻網路有點不一樣。

網路 - 行動電話基地台 - 手機

很清爽吧 = =a。這種就是除了有辦吃到飽方案之外,不然就是要用多少付多少。

  所以在家中只要是用手機經由無線網路基地台連到網際網路上,這是不需要額外付費的。但是還有一種「經由手機讓電腦上網」的方式,這種就是看手機有沒有吃到飽,沒有就要用多少算多少了。

網路 - 行動電話基地台 - 手機 <-傳輸線或無線-> 電腦



設定網路

  好啦!既然前題講完了,再來講點有關設定的。

  行動網路通常在手機開機後插上 SIM 卡,會自動設定好網路設定等資訊。 Nokia 的可以經由調整網路設定,變相將網路關閉。而 iPhone 則有一個開關選項可以直接關閉,不過也可以調整設定變相關閉網路。

  而另外一種的寬頻網路就麻煩多了。因為網路所存在的環境有很多種,如一般家庭,公司行號, VPN 等等。不像手機都是由電信商提供。但這篇文章我自己是打給普通人看的,所以提到的設定主要以我家會遇到的狀況為主。

  網路就是世界各地的企業公司所構成的人工網路。然後經過海底電線之類的接到台灣,再由各業者接到各個家庭。像我們家現在用的 VDSL (光纖網路)是屬於 FTTC (光纖到街角 wiki)。因為我看到中華電信來施工的人的派工單上寫著轉接箱在「中正路 324 號旁 MC6070 光化箱」,那地方算在同一個街區中。

  接到家庭後會經由一臺數據機處理訊號後,再經由網路線或是無線基地台與裝置通訊。

  大部份家中的桌上型電腦通常是由網路線上網,除了少部分的人有去買無線網路卡給桌機裝才可以使用無線網路。而筆記型電腦通常內建無線網路卡以及網路線的插孔(RJ-45),所以兩種都可以直接使用。但現在已經有少部分的輕薄電腦(如: MacBook Air),已經將那個 RJ-45 網路孔從硬體上取消掉。這樣想要用網路線上網必須去買一個 Apple USB Ethernet 轉接器才能夠使用(當然不一定要買蘋果電腦出的這貴酸酸)。
  按照我自己的使用經驗,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是 Windows 電腦在同時有無線及有線這兩種網路可以選擇的時候,會優先選擇有線網路。可能是因為它比較穩。

  而手機的網路選擇部分,通常手機的設定各家廠商都是設定以無線網路為優先,其次才是行動網路。


  寬頻網路我用到現在都是用 PPPoE 的方式與 Hinet 機房撥號連線。以中華電信為例,你會拿到一張記載有「HN號碼」以及「HN密碼」的小卡。我們就是要用那張小卡上面寫的資訊在電腦建立一個 PPPoE 連線。

  以 Windows 7 舉例,在「控制台\網路和網際網路\網路和共用中心」下選擇「設定新的連線或網路」。選擇「連線到網際網路」、「寬頻(PPPoE)」。在「使用者名稱」以及「密碼」輸入網路供應商提供的資料。中華電信通常需要在 HN 號碼後面加上「@hinet.net」,這點在那小卡上有寫。設定完成後測試完連線就可以儲存連線。之後可以去將這個網路設定成開機時自動撥號,省去未來的麻煩。

  Mac OS X 則是在「系統偏好設定」的「網路」裡,選擇左邊欄下方的 + 號新增連線。在「介面」選擇「PPPoE」之後,介面與服務名稱中間會多一個「乙太網路」,讓你設定要經由網路線或是無線網路。新增好了就可以在左邊欄位點剛剛新增的那個 PPPoE,在右邊的「帳號名稱」及「密碼」填入跟 Windows 一樣的資訊,設定完成後按下方的「連線」即可。在關閉系統偏好設定前要記得按套用。

  上面這兩種系統的設定都是從作業系統中設定撥號,剩下一種比較常用的就是在無線網路基地台(AP)上的資料設定。這就算是硬撥了吧。通常都是由網路線連結到 AP 後,在瀏覽器輸入 192.168.1.1 進入基地台設定畫面。這種仍然是設定 PPPoE,只不過詳細的設定因為各款 AP 的系統畫面不一,所以就直接看說明書吧。接下來要講的是無線網路的安全性。


Wi-Fi & WPA 2 以及 HTTPS

  上面提到的兩種 PPPoE 設定都是給經由實體的網路線連接數據機或是分享器(路由器),並不像無線網路基地台是用廣播的。無線網路的弱點就是可以很輕鬆地被截取訊號,如果未加密的話更是你在傳的什麼資料都被讓有心人得知。

  所以在一開始無線網路設計的時候,就有考慮這個問題而提出了 WEP 加密。但沒多久就讓人發現這個方法有個很大的弱點,為了求跟以推出的裝置相容性,所以弄出了一個過渡方案叫做 WPA。過了一陣子,總算發展成熟,弄出了一個 WPA2。但古老的機器就無法跟 WPA2 溝通了。

  但我們不需要擔心那個,現在的裝置中大多支援 WPA2 這種加密方法。所以為了安全性就選擇 WPA2 吧。

  在 WPA 的設計中是有需要一臺伺服器讓裝置與 AP 連線認證,這就叫做企業版(WPA2 Enterprise)。但在家庭中沒有那種鬼伺服器,所以有另外一種個人版的認證方法(WPA2 Personal)是用一組預先設定的密碼來作認證(預共用密鑰模式, pre-shared key, PSK)。我們都是要選擇用個人版的來做為加密模式。

  而加密方法中,有 TKIP 以及 AES 這兩種。我個人覺得兩種方法都差不多,只不過維基百科中沒有 TKIP 這項條目,而 AES 這個條目的說明我看不太懂,只覺得好像惡心的拉普拉斯轉換,所以應該用 AES 會比較好 orz。

  無論是何種密碼,總是越長越難破。像 The Big Bang Theory 這部影集裡, Leonard 與 Sheldon 在 S04E14 設定的密碼是 penny is a free loader (無空格),後來在 S05E11 改成 penny already eats our food she can pay for wifi (無空格)。像後面這個長到我不會想要在行動裝置上輸入,實在是太累了。

  想要更加瞭解的可以看《手段全無效 如何保障無線安全 [2009/9/14] 》這一篇文章。裡頭提到關於密碼的設定,上面 The Big Bang Theory 裡的密碼符合下面所講的理念,是一個句子。
  唯一的防禦是一個很長的、合理的隨機密碼。WPA和WPA2的密碼最多可以支援63個字元長。所以更好的理解是,把密碼看成是“一個句子”,而不是“一個單詞”。


  在上面所說的大部份裝置中都支援 WPA2 這種認證方法及 TKIP 或 AES 這兩種加密方法。但是我目前遇到的唯一例外就是 PSP,他只支援 802.11b 的 WEP。現在已經是電子書閱讀器的 PlayStation Portable,如果能連上網的唯一功用就是更新時間,所以我就乾脆不讓它連網路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一件事。雖然說無線網路還是加密的好,但是因為加密的緣故,會導致傳輸速度受到影響。加密密碼越長的傳輸速度就越慢。但是我看了有人的 802.11n 實機測試報告,雖然差了不少,但是如果你所在的網路環境並沒有到 100M 的速度,那就不需要去煩惱那個了。前提是你要用 802.11n 的無線基地台啦。



  上面說的都是連線的認證以及加密方式,這邊就是要提資料傳輸的速度。

  接著提提 Wi-Fi 聯盟以及 IEEE 802.11 系列。

  IEEE 802.11 a/b/g/n 這幾種是平常比較常看到的規格,最後面的 g 以及 n 是我們現在最常聽到的。只不過大多數仍是用 g 的規格,而 n 雖然聽到裝置支援,但真實傳輸速度都離理論傳輸速度最大值還差好大一截。至少我自己的實測是那樣。後來發現是我自己用的 802.11n 都是用 2.4GHz,而不是 5GHz,所以才會差理論值那麼多。

  如果同時有個裝置最高只支援到 g ,而另一個裝置支援到 n ,同時連到同一個 AP ,會導致 AP 為了相容性而使用 IEEE 802.11 g。


※ 在這邊順便補充剛好看到的 WAPI ,中國大陸想要推廣的無線網路規格。雖然在 2009 年四月中國大陸工信部宣佈採用兼容 Wifi 的方式推行 WAPI,所有要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手機必須要能夠使用 WAPI。我覺得可能是因為覺得打不贏 IEEE,所以乾脆用這種方式滲透。這就是為什麼 iPhone 3GS 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時候被閹割掉 WLAN (無線網路)的功能。後來 2010 年 iPhone 4 上市的時候才有無線網路。
在 Wiki 引用的《WiFi圈地之戰》這篇文章中提到,其實中國大陸並不是沒有這項技術可以生產有無線網路模組的手機,是因為中國大陸政府不允許。
  電信運營商這樣的衝動,在2009年之前是看不到的。當時,任何一款帶有WiFi 功能的手機進入中國市場,都必須去掉此功能。任何一部加載了這一模塊的國產手機,都沒法通過工信部的檢測。

  禁止令的背後是標準之爭。工信部一方面擔心,開放WiFi會衝擊傳統電信網運營商的業務,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國家自有標準WAPI的保護。

  但到了2009年,大批水貨手機進入中國,早已讓消費者提前體驗了WiFi快捷上網的好處。同時,電信運營商也看到了WiFi 對數據業務的貢獻。禁止令不攻自破。當年6月,國內第一款帶有WiFi模塊的行貨手機摩托羅拉A3100通過工信部的入網檢測上市。

  2010年8月,首款帶有WiFi模塊的蘋果iPhone 4「行貨」在國內市場面世。這被看成一個標誌性事件——現在,你已很難在「行貨」市場上找到一款沒有WiFi模塊的智能手機終端。


  可能有人會看糊塗了。 IEEE 802.11 a/b/g/n 指的是無線網路的傳輸速度。 WEP 與 WPA/WPA2 是在說無線連接的認證方法。而 TKIP 及 AES 是在說無線傳輸的加密方法。

  當然,還有一種是未加密的通訊。這就不需要用到 WEP 或 WPA2 等認證以及 TKIP 與 AES 的加密方法。這種方式就是完全沒有保護的通訊,只要有點技術的人就可以擷取你所傳輸的資料進而獲得你的資訊。

  現在上網方式中,大多都是 http:// 開頭,這種就表示是用為加密的方式瀏覽該網站的。而還有一種是 https:// ,這種就是用加密的連線連至該網站。現在大部份需要登入的網站,或是需要信用卡資訊的網站基本都會支援這種加密瀏覽的方式,如: Google 、 Facebook 等等。有沒有使用加密連線可以從網址列看出來。

  若是那個需要登入,又是要填寫信用卡的網站不是用加密認證的連線,請不要再去了 = =+。

  提到上面這個網頁加密的方式,就是要提當你使用未加密的 Wi-Fi 連線時,雖然你與網頁的連線有經過 https 的加密,但是仍是很容易被擷取資料。只要資料被擷取後,破解就是時間上的問題了。所以使用機場,或是麥當勞之類的免費無線網路時,要儘量避免使用那些網路登入銀行帳號之類重要的資訊。就算是有加密的網路,但你不確定提供的來源,也是儘可能避免使用那些重要資訊。

  我曾經就看過有人去到妹妹的宿舍住幾天,用妹妹的電腦登入 Skype 後,沒多久就發現 Skype 被盜了。雖然似乎沒損失很多錢,但是那感覺還是很糟糕。而且她的 SkypeOut 幣種被改了,必須要用完才能夠將幣值換回來,不然就要損失手續費轉換幣值。上面這個例子就是警告說連個人電腦都有問題了,何況是公共的電腦,或是公共的網路。(上面那是真實事件......)

  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喜歡個人電腦,尤其是筆記型電腦。不讓其他人用,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其他人的錯而在那邊懊悔。這樣會懊悔的都是你自己搞出來的。




應該就這樣了吧。暫時沒想到還有什麼要講的。

文章在 2012 年三月九日開啓的,發佈時間于 2012 年七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