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iTunes 與 Google 同步通訊錄

我曾在某個地方看人說蘋果電腦的行動裝置中,只有通訊錄是可以雙向同步的。感覺上還蠻淒慘的。

關於音樂的同步,我試過很多次。在同步有開啟的狀態下, iPhone 裡的音樂(iOS 4 以前稱之為 iPod, iOS 5 改名為音樂)是可以刪除歌曲。但在與電腦同步之後,被刪除的音樂又回來了!就算是「手動加入的歌曲」,從裝置上刪除後與電腦同步之後又跑回來。
這樣感覺上在裝置(iPhone 、 iPod Touch)的那項刪除功能,根本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裡指的同步是說在 iTunes 側邊欄(Sidebar)裡,「裝置」下「音樂」標籤中有勾選「同步音樂」這項功能。
若是在「摘要」有勾「手動管理音樂和視訊」。這樣在裝置上刪除音樂是不會被同步回去,因為已經關閉同步了。

可是沒開同步,就等於把 iTunes 的四肢都斷掉了。這樣我還不如回去用我的 Nokia N79。我買這台 iPhone 就是為了要用同步音樂的功能啊!!!(翻桌!!)
其實我是希望可以從裝置上刪除音樂後,在電腦裡的音樂會被取消勾選。因為在「摘要」標籤的「選項」中有一個「僅同步勾選的歌曲與視訊」,這樣從裝置上刪除的歌曲就不會在接上電腦後又被同步回裝置了。

不過應用程式如果從裝置上刪除,就算電腦裡的資料庫有那項應用程式,它並不會像音樂這樣的同步回裝置裡。從「應用程式」標籤看,在裝置上刪除的應用程式在「應用程式」標籤裡的選項會被取消勾選。這點算是程式沒寫錯?為什麼音樂就不能這樣?

** 在開始之前要記得備份。將 iPhone 接上電腦後從旁邊的裝置按右鍵選備份。雖然 iTunes 正常來說也會自動備份,不過還是做一次手動備份比較安心。如果資料被洗掉還能從備份回復。不過要記得從備份回復後, iPhone 就會開始跟電腦同步。要在它重新開機後取消跟電腦同步,一定要在它開始同步之前按取消,不然同步後的資料又會被洗掉了。

我在弄這篇文章測試時有這樣成功還原之前亂打的資料。





這篇要講的通訊錄,是針對沒有跟任何來源同步的裝置,已經設定同步的就別來亂了。因為這片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將通訊錄從手機上弄出來。最上面的那段只是我的抱怨,跟這篇關係其實不大。

在這邊通訊錄資訊的編輯都是以欄位為主。假設有人叫「夏豪雨」,在 iPhone 上編輯的資料理論上要長得像下圖那樣。就是「姓氏」與「名字」分開。附註,本篇有照片的電話號碼都是亂打的。

空白聯絡資料
空白聯絡資料

聯絡資料編輯中
聯絡資料編輯中

而在下文會強調的那個「iPhone」欄位,可以在 iPhone 上如上圖編輯的時候,按著前方寫著「行動電話」、「住家」或「iPhone」的地方,從跳出的選項來選擇或是按最後一個選項「新增自定標籤」輸入自己想要用的名稱。

下面說到姓名會相反的問題都是因為姓名有分開輸入才會發生。如果沒有分開輸入是不會有這種文題。不過後面也有講該怎麼解決到不會覺得困擾的樣子。




正文開始

過去的手機通訊錄都是存在 SIM 卡,後來存到手機裡。現在要講的,就是把它存到網路上。

會從 SIM 卡變到存在手機裡,是因為 SIM 卡能夠寫入的資訊太少,只有名字以及電話。像是生日、住址、 e-mail 等等的資料,必須要存到手機的記憶體才有可能。只不過當要換手機的時候,如果是不同牌子的手機,如 Sony (Ericsson) 換到 Nokia ,並沒有辦法可以直接將聯絡資訊從 A 手機移至 B 手機。而古老一點的手機,連將聯絡資訊匯出的能力都沒有,如我之前用的那台 K500i。

如果用 SIM 卡來作轉換的媒介,只有兩項資料(姓名、電話)都有可能因為資訊儲存的方法、格式不同,而導致資訊一團亂。
像之前我從 Sony Ericsson K500i 換到 Nokia 的時候,因為 SE 是用名字後面加上「公司(W)」、「住家(H)」這種方法將電話存至 SIM 卡中。但是 Nokia 卻是用 1234。所以同一個聯絡人有許多支電話,仍是必須要自己重新輸入才能夠合在一起。


存到網路上的好處之一就是備份。當手機遺失,你的通訊錄並不會就這麼不見,你只需要在買了新手機之後從網路上下載回來就好了。雖然遺失手機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但是平常有做好備份的好習慣,這樣就手機遺失後通訊錄並不會也跟著一起消失。就只會遺失你上次備份資料後到手機遺失這段時間產生的新資料。

雖然東西弄丟的感覺還是很糟糕,但是像 iPhone 是可以接電腦充電的。假設你每次都接電腦充電,在這同時, iPhone 預設是接上電腦就開始同步。而在同步過程中第一件事情是等待同步開始,第二件事情就是備份資料。所以每天都有接上電腦充電的話,那就會每天都有備份資料。

假設現在是剛把通訊錄從舊手機,如 Nokia 或 Sony (Ericsson),用複製到 SIM 卡的方法移到 iPhone 上。這樣先到 iPhone 「設定」的「郵件、聯絡資訊、行事曆」裡,用「聯絡資訊」下的那個「輸入 SIM 卡的聯絡資訊」把 SIM 卡上的通訊錄傳至手機裡。

然後從這邊開始,我發現我自己犯了個錯誤。

我早上起床開始打這篇文章然後又做了一些實驗。好不容易打完了,在晚上打算把最後兩張圖貼上就送出的時候,我剛好想到,如果在一開始就選擇「與 Google 同步」,然後合併資料,這樣會怎麼樣。因為這樣子就不用匯出到 Outlook 或是 iCloud 再匯入進 Google 通訊錄裡。而且這樣通訊錄電話中的 iPhone 欄位可能還會是正確的(關於 iPhone 欄位這個請往下看,後面有講為什麼我會一直提)。事實證明了,這樣是可以用的。雖然欄位有點問題,不過有耐心照樣能改完的。所以我白天白白浪費一早上了 orz。

反正我都已經打了,也不打算刪除了。哈哈~



方法一:直接與 Google 通訊錄合併

我竟然沒想到直接跟 Google 通訊錄合併就好了。之前總是想著要怎麼用 Outlook 等程式匯出之後再匯入進 Google 通訊錄。真蠢啊我!

在下圖選擇「Google Contacts」
Windows Contacts
並輸入 Google 帳號以及密碼,輸入帳號的時候不用加「@gmail.com」。

他可能會問說是否要切換同步供應商
切換同步供應商
當然選要切換

然後問你是不是要合併資訊
合併

因為你是要將手機裡的通訊錄上傳至 Google,所以是要選擇合併。等到同步完成,就可以開啓 Gmail 更改通訊錄資訊了。

這種方法傳至 Google 會有通訊錄姓氏與名字位置相反的問題(合在一起打的就不會有問題)。但是電話種類的 iPhone 標籤會正確地被同步到 Google Contacts 裡。


方法二:擷取到 Outlook 再上傳至 Google Contacts

將 iPhone 接上 iTunes ,從「摘要」標籤打勾選擇「同步“通訊錄”聯絡資訊」(In Mac)或「同步通訊錄,與 Outlook 」(In Windows)。 Windows 中藍色的那段是各種不同的同步工具,如 Google 、 Yahoo 、 Outlook 等等。在 Mac 裡,選擇的方法不是長那樣。

Windows Contacts
Windows Contacts
如果你沒有裝 Microsoft Office 的話是不會出現 Outlook 選項的。

編碼問題根據結果來說,能夠方法一或是用 Mac 的話是最好。因為按照我試過的經驗, Windows 所出的 Outlook 對於不同編碼(如簡體中文)的支援度很差。他只能夠正常顯示從 iPhone 匯出的資料中,語言剛好與 Windows 目前的系統語言相同的資料。如正體中文的資料都能夠顯示,但是裡頭有一筆簡體中文的話,那由 Outlook 擷取出來的該筆資料會是亂碼。如果你都沒有這種資料,當然沒問題。只是我覺得蘋果電腦好的地方就是一開始就讓系統世界通用,而不是像 Windows 三不五時就有編碼問題。

假設是用 Windows 做同步,因為這個關係(我 Google 到這項資料的時候真的很無言),所以只有 Outlook 這個選項可以選。我原本打算用看看 Windows Contacts,結果竟然根本不能用。雖然我後來有找到 Windows Contacts 的存放位置。可惜 Google 通訊錄不支援匯入這種格式的檔案,而且 Windows Contacts 的通訊錄是一個聯絡人一個檔案。就算 Google 支援的話,上百個聯絡人也會上傳到吐血的。難怪大家總是說 Windows 內建的東西都是垃圾。

雖然用不到,但是我好不容易找到,還是附註一下 Windows Contacts 的存放位置。
Windows Contacts
C:\Users\username\Contacts (紅字部分是大家都不一樣的)

Outlook 可能需要先開啓過一次設定好選項。電子郵件可以直接選擇「不要設定」繼續,因為只有需要用到通訊錄的部分。

選擇 Outlook 後,再按同步。這樣就會有提示窗問你要取代還是合併資料,當然是選合併。
合併
如果選取代的話就會以 Outlook 裡頭可能是空白的資料覆蓋掉手機裡的通訊錄。至少我用這麼多年 Windows ,我從沒用過 Outlook ,裡頭的資料當然是空白的 XDD。我收信都是直接開網頁的 Gmail 收。

開啟 Outlook 選擇到「聯絡人」那邊。全選所有的通訊錄後,選擇「檔案」的「匯入及匯出 (T)」。在「匯入及匯出精靈」選擇最後一項「匯出至檔案」。不過根據我匯出的過程,就算沒有切到聯絡人那個頁籤,仍然是可以在選擇匯出的過程中,來源選擇聯絡人。所以是沒什麼差別的。

在要建立的檔案類型這邊比較麻煩,我自己看官網(微軟 Office 的官網教學喔~)說的教學是選擇「逗點分隔值(DOS)」。但是網路上的教學通常都是用「逗點分隔值(Windows)」這個選項。反正沒有簡體字這種問題的話,應該是兩個都可以。

要匯出的資料夾位置就選「連絡人」,匯出檔案位置就自己選。之後在從 Gmail Contacts 選擇「匯入」,把那個剛剛產生出來的 CSV 資料匯進 Gmail 就可以開始改通訊錄大工程了。

這種方法傳至 Google 不會有通訊錄姓氏與名字位置相反的問題。電話種類的 iPhone 標籤會亂掉。


方法三: Mac 通訊錄與 iCloud

一個是 iOS 5 才有的 iCloud 功能,另一個是 Mac 內建的通訊錄。

方法也差不多,只是簡單點。用 Mac 內建通訊錄的方法,先在 iTunes 的「資訊」標簽選擇同步,然後「合併」通訊錄。開啟 Mac 的通訊錄,將裡面的聯絡資訊全選後選擇「檔案」的「輸出」裡的「輸出 vCard...」。然後開啓 Gmail 選匯入。

iCloud 的方法是要在手機先開啟 iCloud 同步通訊錄的功能。再上 http://www.icloud.com/ 進入聯絡資訊。接下來就跟上面那個一樣,全選後按左下角那個選項圖示,選擇輸出 vCard。再到 Gmail 匯入。

這種方法傳至 Google 跟第一種方法一樣都可能會有姓氏與名字相反的問題。而電話標籤也是跟第二種方法一樣會亂掉。但第三種的兩個方法匯出的通訊錄格式都是 vCard,不會有簡體字變亂碼的問題。





結論

上面三種方法,各種方法會遇到的問題比較表如下。
方法輸入至
Google
同步至
手機
iPhone
標籤
編碼
方法一:
直接合併
可能沒問題沒問題沒問題沒問題
方法二:(.CSV)
經由 Outlook
沒問題沒問題無 iPhone 標籤可能沒問題
方法三: (.vCard)
經由 Apple
可能沒問題可能沒問題無 iPhone 標籤沒問題

上面輸入至 Google 「可能沒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資訊標簽打錯。因為中文姓名三個字都輸入在「姓氏」或「名字」欄位的話,從手機或從 Google 通訊錄上看都是沒問題的。但是看詳細資料就會發現全都打在一起了。對我來說這是錯的,我一定會分開打。


先來說聯絡姓名的問題。用第一個方法傳到 Google 上的通訊錄會有姓名位置顛倒的問題。如下圖,順帶提一下,裡頭的資料都是假的。 Daniel Bedingfield 與 Natasha Bedingfield 這一對兄妹,只是我最近剛好在 PTT 的 WesternMusic 版看到有人在復習他們的音樂。

Wrong Contact
Wrong Contact
iPhone 真的很容易輸入錯誤啊! Natasha 的姓打錯了。

對於通訊錄同步的這些問題,我的解決方法都是以 Google 的通訊錄為主。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而且也真的直了。

先說為什麼會變成上面那個樣子。這是直接從 iPhone 上傳到 Google Contacts 的樣子。因為我將姓編在姓的欄位,名編在名的欄位。可是 Google 跟蘋果電腦的大問題,也不知道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被修好,就是在用 Windows 的 iTunes 同步到 Google 的時候會發生欄位互換的問題。結果就呈現上圖的模樣。而因為這邊錯,那邊也錯,所以從 Google 同步回手機的時候,手機上看到的資料仍是正確的。(有沒有注意到,上圖的名跟姓中間有一個空格)
「豪雨 夏」 -> 「夏豪雨」

上面是以「夏豪雨」舉例,不過下圖是「張雅婷」。就是把原本寫「豪雨 夏」要改成下圖那樣的「夏豪雨」,上面這第一種的前後相反問題,在點姓名旁邊那個「...」(詳細資料)也不會有空格,要直接在姓名上用滑鼠點一下直接做修改。
iphone 欄位

而透過 vCard 匯入至 Google 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也就仍是上面講的 Google 與蘋果電腦的大問題。因為蘋果電腦的 vCard 輸入至 Google 的時候,是不會遇上姓與名的欄位相反的這個問題。但是同步至手機的時候反而會發生問題。就是在手機上看名反而排在前面。第一種方法一位兩邊都錯所以手機上看到的是正確的。而第三種方法只錯一邊,到手機上就會是錯的。
如果從 Google 看這通訊錄的話,姓名中間會有一個空格。進到詳細資料看的話,會發現姓與名的欄位都是沒問題的,並沒有那個空格。所以只要刪除空格即可。
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假設有兩百筆通訊錄。要點進去通訊錄再回上一頁共四百次,而且還要加上按名稱好刪除空格的兩百次,總共六百次滑鼠點擊,想想也就累了。幸好 Google 能夠自動存檔,不然再加上兩百次的存檔就要變成八百次點擊了。 Google 真的該在聯絡人那邊弄一個上/下一個聯絡人的功能。
「夏 豪雨」 -> 「夏豪雨」

這樣改完後用 Windows 的 iTunes 同步通訊錄到手機的時候,在手機的資料會全都寫在名字的那個欄位裡。直接看的話感覺還不錯 XD。


因為刪掉一個空格,與改姓名的位置,感覺上刪空格比較方便點。所以還是用第二種或第三種方法訂正會比較簡單點。上面兩段討論的錯誤都是有按照「姓」「名」欄位輸入會遇到的問題。如果你是將姓名都輸入在「姓」或「名」的欄位裡。這樣輸入進 Google 通訊錄的時候,雖然 Google 不會自動幫你把姓跟名都放在正確的位置,但是直接看起來是沒問題的啦。有強迫症的再點詳細資料進去改吧。至少我自己會改,我有一點 OCD。(不過英文名字應該不會被合在一起啦~應該~因為我也沒遇到這個問題 XDDD)

以上的同步欄位錯亂等等的問題,專指以 Windows 的 iTunes 搭配那三種方法所做的同步,而且姓氏跟名字有分開打才會這樣。如果合在一起打的話是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因為本來就錯了 =3=。



先來看看我那個已經改完的 Google 通訊錄,經由 Windows 版 iTunes 以及 Mac 版 iTunes 同步進手機,在手機上看到的差別。

由 Windows 同步聯絡資訊
由 Windows 同步聯絡資訊
中文名字中間沒空格。

由 Mac 同步聯絡資訊
由 Mac 同步聯絡資訊
中文名字中間有空格。

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 Windows 的比較好看啊?(上面兩張圖是我真正的聯絡資料 XD)

因為 Mac 版的一選同步,你 Mac OSX 內建程式的通訊錄也會同步 Google 通訊錄的資料。所以不像是 Windows 的同步,影響的只有線上的 Google 通訊錄以及手機的通訊錄。 Mac 的是影響線上的 Google 通訊錄以及手機的通訊錄,還有內建程式的通訊錄。因為我自己只有同步一個 Google 通訊錄,我不知道內建通訊錄如果再同步其他幾個資訊來源,會不會影響到手機的通訊錄。

反正 Mac 的問題,我只是想說從 Windows 輸入的通訊錄比較好看。 Mac 版跟 Windows 的差別中最主要的一個是 Windows 的是經過 iTunes 裡頭的程式來同步。而 Mac 版的是經過系統中的 iSync 來同步。雖然人們說 Mac OS X Lion 刪除了 iSync 這個功能,但是我看他仍有在選單列出現同步的圖案,只是不能夠與其他手機同步而已。每次 iTunes 同步到第三步驟的時候他就會開始轉。而若當時 Time Machine 也在備份的話,就看到他們兩個一起轉,而且轉反方向。
「立即同步」通訊錄



再來就是傳說中第四種同步通訊錄的方法, Microsoft Exchange。在上面文章中的某個連結裡,有教怎麼設定。因為會有個我發現到的大問題,所以我個人不推薦這麼做。我上面說的同步方法都是將手機連接 iTunes,用 iTunes 去同步通訊錄。 Microsoft Exchange 這個方法是可不用插上電腦接 iTunes 就可以直接透過 Wifi 同步通訊錄。但是這個方法會因為 Microsoft Exchange 的格式限制,在 iPhone 的選項中不會出現「iPhone」這個選項。而且要是同一個聯絡人有兩三個電話的種類都是「住家」的話,它只會顯示其中一個而已。感覺上用這個方法雖然方便,但通訊錄其實也沒有一直在改,而且他的標籤顯示不完全,所以我自己是用與 iTunes 同步的這個方法。



總算來到 iPhone 欄位了
iphone 欄位

通常來說同一個人有很多電話的話,可以按照電話類型選擇「住家」、「公司」等等的種類分門別類。但是 iPhone 的通訊錄有個特殊種類,就是「iPhone」。這在預設的 Google 通訊錄中沒有這個選項,可是你可以自己用打的,或者之後同步到 iPhone 之後再一個一個選。選完再同步回 Google 的時候 Google 這邊也就都改完了。上圖就是直接點左邊的 Work 、 Home 等分類,就可以輸入自定的名稱,到時候同步回手機的時候,手機也會顯示那個自定的名稱。這就是用 iTunes 同步的好處,不是用 iTunes 同步的話是不會同步這項資訊的。

如果有編輯電子郵件以及生日之類的資料的話。用 iPhone 內建的 Mail 就可以選通訊錄資料的方式加入收件人信箱。而在內建的行事曆也會出現有聯絡人生日的事件。

我會這麼強調那個 iPhone 標籤,就是因為之前我爸在那邊說他的標籤全不見了 =皿=。我一開始就說合併通訊錄之後一定會需要改資料的,才不過合併聯絡人他就沒做完。小小的 iPhone 標籤還在那邊吵!!你就直接在 Gmail 用打的打成「短訊」不就好了!!!



後記

我會選擇用 Google 的通訊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我是用 Gmail 做為主要電子信箱。外加 Google 很有名。其實選擇也不多,能夠線上同步的通訊錄在 iTunes 的選項中只有兩家, Google 以及 Yahoo。其他都是與本機的 Outlook 或是 Windows 通訊錄之類的。雖然本文的方法是用本機的通訊錄將 iPhone 的通訊錄複製出來,再匯入到 Google 裡。

我是不知道 Yahoo 有沒有這項功能,但是我之前在 follow Twitter 上的 Gmail 時曾經看到他說 Gmail 的通訊錄有項新功能,就是「回復聯絡人」。這項功能救了我好幾次!!因為我更早之前在試那台 Samsung Galaxy S i909 的時候就把我自己跟我媽的通訊錄合併了。就是想起 Google 通訊錄有這個功能, Google(這是動詞)之後就救回來了。
Official Gmail Blog: Restore your contacts


Restore contacts
Restore contacts
P.S. 上面說的匯入通訊錄(.CSV or .vCard),就是上圖 Import 那個選項。

它裡面可以選擇回復到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前。最多是一個月內的資料都可以回復。

像我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也做了幾次測試,還因此把克林姆的資料跟我的加在一起了。就是靠這個回復通訊錄的功能回復的。我用到現在已經用過十幾次回復通訊錄的功能了。

不過在手機設定的來電鈴聲,按照我目前試過的方法,沒有任何一個方法能夠連那項資料一起備份。不管是在 Android 的手機(目前只試過 Samsung 的 Galaxy S i909),或是 iPhone 上都一樣。只好每次都一個一個重設聯絡人的來電鈴聲。之前用的 Nokia 雖然也不能夠備份這項資料,但是它可以設好群組後,直接整個群組選擇同樣的鈴聲。這點 Nokia 倒是贏了。
話說,我的 Nokia N79 在使用內建的「程式更新」之後,下載了那個「Mail for Exchange」。這樣也可以用通訊錄同步喔!雖然 Nokia 在程式量完全輸給 iOS 與 Android ,但是可別小看 iPhone 出來之前的「智慧型手機」啊!我的 Nokia N79 只是沒有 iPod 這功能,其它功能也不見得會輸啊。像是 Twitter 有替代方案 Gravity。而要不是因為 Nokia 有時候會給我背後偷偷連行動網路(行動網路就是指沒有辦吃到飽方案,手機電話費帳單有可能會爆炸的那個東西),不然它對應用程式連網路的管理可是比 iPhone 好。它是可以開啟應用程式後選擇要不要讓應用程式連上行動網路或是無線網路(wifi)。

我到現在都還沒找出是哪個東西在給我亂連行動網路。我在想該不會是 Nokia 裡頭像之前鬧很大的 Carrier IQ 之類的東西吧。不然我當時可是沒有把行動網路給關掉,不像現在 iPhone 因為說要讓笨蛋也能用,所以根本沒有做這項功能。直接讓所有應用程式都可以連上行動網路。我只好在設定那邊直接把行動網路給關掉。

如果有人知道怎麼用可以直接限制住應用程式連上網路的話,順便告訴我吧。我看過蘋果官網的說明文件(iOS:關於行動資料用量),那裡頭的方法似乎是給 iOS 4 用的。因為現在的「通知」並沒有「關閉」這個選項。而且現在用那個方法只是不通知你,但是應用程式仍然是可以連上網路的。

而那篇文章下面寫的「請注意,這是通用設定,會套用到所有不支援推播服務的應用程式。」也是在寫好看的。感覺上因為系統寫得不夠封閉,所以我之前關閉 Google+ 在手機端的通知, iPad 的也被關閉了。所以資料並不是存在手機裡,而是伺服器上。這樣 Google+ 就不能只讓一邊被通知,所以我刪除手機上的 Google+ 跟 Facebook。因為這種東西會是吃掉行動網路流量的大宗。

好像離題太遠了。不過 Android 的應用程式似乎可能可以個別設定可不可以連接行動網路。




但是,為什麼 Google 跟 Apple 都不能工程師大聚會,弄好同步「群組」資料的功能啊!!!!每次都要重設群組很煩耶!!!

iPhone 根本沒有群組這個功能。聽說 Android 的有,只不過我之前用的時候沒看到。雖然從 Mac 的通訊錄是可以新增群組。但是那個群組根本不能夠做什麼,只是把聯絡人設一批在那邊而已。

我心中理想的群組至少要可以在傳送電子郵件的時候,直接選擇群組作為收件人。
不用像現在這樣在 iPhone 要一直一個一個選。而且 iPhone 也沒辦法打勾之後選完成才回去編輯信件。 Android 好像可以。
或是設定來電鈴聲的時候可以以群組作分類(非常濃厚的怨念 = =a)。 iPhone 不僅沒辦法同步群組,更是連群組都沒有, iPhone 你還敢說你是智慧型手機嗎?明明就是一個很貴的 iPod Touch!!!



我自己在試的時候是用兩台電腦再弄,不然我看不到 Windows 的畫面 XDD。而在之前幫克林姆回復手機的這過程中發現 iTunes 的同步選項,每一個頁面都是可以獨立設定的。你可以讓「音樂」、「聯絡資料」與 A 電腦同步。而「Podcast」、「影片」、「應用程式」與 B 電腦同步。這件事還蠻神奇的。

只不過網路上大多是讓所有的資料都與兩台電腦一起同步。這樣才會這邊有這個沒那個,所以刪掉一些東西。另一邊有這個沒那個,又刪掉一些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只與一電腦同步的原因。

而因為在兩台電腦看選項長怎樣的過程中,當我先與 MacBook Pro 同步後,接上舊桌機時, Windows 的 iTunes 就會問我取代、合併。而當我將 iPhone 接回 MacBook Pro 的時候,就只有資訊標籤中的選項沒被勾選同步,其他的音樂、影片等資料仍是與 MacBook Pro 的資料庫同步。所以我就是這樣發現各個標籤可以分別設定的。


對了,如果之後換手機要同步聯絡資訊。 iPhone 的話記得第一次換的時候要勾選「資訊」標籤下方「進階」裡「取代此 XXX 中的資訊」中的「聯絡資訊」給打勾。不然通訊錄可能就像我之前在做實驗時那樣被合併了 orz。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iTunes Library: Mac <-> Windows

**要做任何動作前請先備份,如果按照本文而損失任何資料,俺概不負責。
**外加,這是偶的抱怨心得感想文,所以廢話很多。很多內容都是我使用的經驗或感想,一定是會有猜錯的地方。只不過錯的地方就看看就好啦~不要太計較~


為什麼需要這一篇,因為 iTunes 好用的地方就是在它的智慧型播放清單。而智慧型播放清單會好用的原因就是「喜好程度」,也就是五顆星星的那幾個小傢伙。如果不需要備份那些「喜好程度」的話,直接把資料庫裡的檔案們給複製,在另外一臺電腦的「自動加入 iTunes (Automatically Add to iTunes)」貼上,這樣就完成了!!頂多應用程式以及影片需要授權電腦之後才可以使用或播放。

我之前就試過把資料庫在 Windows 的 D 槽與 E 槽之間互換。但這篇要講的是怎麼把 iTunes 資料庫從 Windows 移到 Mac,或者是從 Mac 移到 Windows 裡。

直接 Google "itunes mac windows" 就可以找到好幾篇文章。我當時看過的是一個用程式改 iTunes 資料庫檔的方法,直接將檔案位址給改成另一個系統會用位置。不過我這篇雖然動作多了點,但是不用用到很多 CMD(命令提示字元),更不用去用額外的程式。




第一步:安裝 iTunes

上面這句話只是廢話。根據我使用的感想, Mac 很喜歡用資料庫的這種方法來管理資料,如: iTunes 、 iPhoto 等。而以 iTunes 舉例來說,整個 iTunes 包含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 iTunes 的程式本身,第二部分是資料庫,第三部分是資料庫檔

iTunes Library 結構
iTunes Library 結構
最大圖檔: 1024x640

由上圖可知,在左邊第二欄裡的四個檔案就是資料庫檔(iTunes Library.itl, iTunes Library.xml, iTunes Library Extras.itdb, iTunes Library Genius.itdb)。而第二欄的 iTunes Media 裡頭的資料,也就是從左邊第三欄開始就是資料庫內容了。但是真正重要的只有 iTunes Library.itl 這個檔案,其他幾個都會自動產生。

看得出來我什麼都試,有聲書、書籍、 iTunes U 、行動應用程式、電影(影片)、音樂、 Podcasts 、鈴聲、電視節目。關於那個 Movies ,我並沒有買過任何電影(因為沒有任何一個電影是可以免費看的),我從 Youtube 抓下來的 Mp4 格式的影片可以直接丟進 iTunes 傳到 iDevice 上觀賞。而加進 iTunes 的時候自動被歸類在那個類別裡,我原本還以為會是 Videos 之類的資料夾。

在我一開始使用 Windows 的時候,腦中並沒有資料庫的這個概念。只不過我有自己把所有音樂檔案都放到 D 槽的 Music 這個資料夾下,按照「歌手\歌曲名」這樣編排。當時是不想要讓同一首歌有重複的檔案,因為歌曲名一樣的話就表示是重複的。但就在義大利抒情男子團體(?) Studio 3 奸毒的狠計之下,我中招了。他們同一首歌重唱一遍,完全不同的唱法,但是歌名一樣。我當時就這樣把喜歡的那個版本給直接蓋過去,害我還要重找一次。當時就用了 Apple 的建議,讓 iTunes 自己管理音樂。

沒記錯的話就是這首歌 Studio 3 - Non Ci Sei



就是勾選下圖的第一個選項「保持 iTunes Media 資料夾的整理狀態」
iTunes

這樣只要將檔案加入「自動加入 iTunes」或「Automatically Add to iTunes」這(兩)個資料夾,當你開啓 iTunes 的時候, iTunes 就會將檔案分門別類地放好。如果已經是開啓 iTunes 的狀況下, iTunes 會直接加入那些媒體進資料庫。
只不過有時候明明同一張專輯卻在 Cover Flow 顯示成兩張完全相同名稱的專輯,連勾選「合輯」也沒有辦法合併他們。
我之前遇到這種情況是在 iTunes 更改歌手名稱,或是從另一臺電腦透過區網複製檔案到我在用的這台電腦時直接加入 iTunes。
我通常的解法都是從 iTunes 資料庫刪除歌曲,刪除時選擇「保留檔案」,再把檔案丟到「自動加入 iTunes」裡。我還沒遇過這樣重新加入資料庫加失敗的。

也就是因為曾經有過失敗的紀錄,所以我現在大多是在 iTunes 關閉的狀態下加入歌曲的。另一個會關閉 iTunes 的原因,開 Parallels 用 Mp3tag 實在太耗電腦效能,沒辦法在開大肥仔 iTunes。
剛剛發現 iTunes: Device Backup 這篇文章裡頭還沒有「有聲書」這個資料夾。

以上打了這麼多都還沒說到重點,我的廢話神功還真厲害。其實也是慢慢講啦,因為上面的那個選項就是現在要說的重點,所有的檔案要在一起。這樣要搬的時候才不需要擔心資料分散各地,有些孤兒沒抓到目標電腦去。

在我過去不知道「資料庫」這觀念的時候,我是自己設一個音樂的資料夾存放所有要給 iTunes 播的音樂。只不過當時沒有設定 iTunes Media 資料庫位置,使得我不能夠直接在 iTunes 裡面刪除歌曲。

因為直接拖曳檔案到 iTunes 程式左邊的「資料庫」裡,或是從「檔案」選擇「加入資料庫」,是會將檔案加進 iTunes 的資料庫檔裡。但是因為檔案並不是在 iTunes 的資料庫中,雖然可以播放或同步至 iDevice 裡,但就是不能夠直接由 iTunes 刪除檔案。 iTunes 只能夠直接刪除在資料庫裡的檔案,會將檔案移至垃圾桶。如果檔案不在資料庫裡,刪除的時候只是從資料庫檔移除,原始檔還是在資料庫外的那個地方。

如果所有的資料都是在某一個資料夾下,這樣在 iTunes 把 iTunes Media 資料庫設到那個資料夾下, iTunes 就會認得他的資料庫,然後開始跑「整理資料庫」,跑完之後你就可以直接在 iTunes 裡刪除檔案了。而且當 iTunes 認得他的資料庫,這樣才可以把 iTunes 的資料庫位置給移動到其他的地方,讓 iTunes 仍然能夠知道他的資料庫跑去哪邊(iTunes Media 的設定還要再調)。




在正常情況下, Windows 的使用者都沒有設定 iTunes Media 的位置。因為我過去就是這樣用了好幾年。

在這種情況下(情況一),如果檔案全在同一個資料夾下。這樣直接到「偏好設定」的「進階」那個頁面,將 iTunes Media 選到那個資料夾下就好了。

但如果沒有的話(情況二),簡單點就是讓 iTunes 直接幫你管理資料庫。在「進階」那一個頁面把「保持 iTunes Media 資料夾的整理狀態」及「歌曲加入資料庫時,將其檔案複製到 iTunes Media 資料夾」這兩個選項打勾。接著 iTunes 就會開始執行,它會把分散在電腦裡的檔案全部都複製到上面設定的 iTunes Media 位置中,並且將檔案按照 iTunes 的整理哲學擺放。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下,在讓 iTunes 認得它的資料庫後,你就可以輕鬆的移動資料庫存放的位置。

假設 iTunes 已經認得在 D:\iTunes Media 的資料庫,這樣就將 iTunes 關閉。把 D 槽下的 iTunes Media 這個資料夾直接整個複製到要放的位置或是更改磁碟機代號。完成後就可以再開啓 iTunes。
這時候整個資料庫的資料都無法播放,不過也有可能 iTunes 已經發現你把資料庫換了位置,已經自動改完資料庫檔中檔案的位置。但通常來說還是需要打開偏好設定裡頭「進階」的「iTunes Media 資料夾位置」的改成你要換到的位置,如 E:\iTunes Media。按下「確定」後 iTunes 會執行一次整理資料庫(通常不到一分鐘,跑很快的)。這樣就完成了!
上面這幾行就是怎麼在 Windows 換 iTunes Media 資料庫位置。前面寫的那堆只是我的抱怨文還有說整理資料庫~


而蘋果電腦官網也有教學文章《Windows 版 iTunes:移動 iTunes Media 檔案夾》、《Mac 版 iTunes:移動 iTunes Media 檔案夾》。這種方法都有統整資料庫,也就是我上面的情況二會使用的方法。情況一可以維持自定的資料夾格式移動資料庫,雖然我用久了之後覺得用自定的方法還蠻蠢的。所以大家平常就要整理好資料啊!更重要的是要記得備份資料。

而蘋果電腦也有關於不備份喜好程度的教學文章《iTunes:如何將音樂搬移到新電腦》。只不過不備份喜好程度那就太簡單了 = =,對我來說麻煩的永遠都是喜好程度。




第二步:買一臺 Mac / 買一臺 PC

照樣是亂用主題。

既然剛剛已經把資料庫整理好了,也可以在 Windows 裡移來移去。這樣要移到 Mac 或從 Mac 移回 Windows 就不是多大的問題了。因為就是同一個概念,所以步驟差不多。

雖然我印象中曾在蘋果電腦的說明中心看到教學說怎麼從 Windows 移動 iTunes 到 Mac 的文章,但我現在找不到。

就是把第一步驟弄好的 iTunes 資料庫,以及在「我的音樂」的 iTunes 資料庫檔都複製到 Mac。然後將那些資料放入使用者個人目錄的音樂資料夾中。怎麼擺可以參考本文第一張圖,我已經複製到下面了。如果已經在 Mac 開啓過 iTunes ,要記得刪除那個資料庫檔。
我不知道怎麼合併資料庫。


iTunes Library 結構
iTunes Library 結構

東西都擺完之後,開啓 iTunes ,等他更新完資料庫檔裡的位置後,就完成了!!




以下的 Windows 都是以 Windows 7 做舉例。

而要從 Mac 移回到 Windows。方法跟上面的也是一樣,只不過上面是放到 iTunes 在 Mac 的預設位置中,所以省掉了很多的麻煩。如果你也是要放到 Windows 的 iTunes 預設位置,使用者資料夾下的「我的音樂」( C:\Users\username\Music\iTunes\iTunes Media ),這樣也可以省掉很多麻煩,而且也不用用到 CMD(命令提示字元)。
紅字的那個是你自定的使用者名稱。


我下面要講的方法是要把資料庫放到 D 槽。雖然我自己弄的時候是放在 E 槽中,但是意思一樣啦。

要複製的東西,就直接複製上面那張貼了兩次的結構圖左邊第一欄的整個 iTunes 資料夾到 PC 去。
省麻煩的做法就是把整個 iTunes 複製到 C:\Users\username\Music\。刪除可能已經存在的 iTunes 資料夾。複製完成後開啓 iTunes 讓他更新資料庫,更新完成就做完了!!(夠簡單吧!)
或者看下面這張圖。

Mac 的 iTunes
Mac 的 iTunes

我會需要放到 D 槽去是因為我的 C 槽只有分割 20GB 給它。而我的 iTunes 資料庫最近看已經超越 200GB 了。

快三萬了!呵呵~
快三萬了!呵呵~
上圖是在 Mac 中要複製到外接硬碟時的擷圖。

以我這次放到外接硬碟舉例。關閉 iTunes 後,將外接硬碟接上電腦。要先刪除在 C:\Users\username\Music\iTunes 裡的 iTunes Media 資料夾,並將從 Mac 複製過來的那四個檔案(iTunes Library.itl, iTunes Library.xml, iTunes Library Extras.itdb, iTunes Library Genius.itdb)放到「我的音樂」中「iTunes」資料夾下。
因為我要用連結將位在 E 槽的 iTunes Media 連結到這個 iTunes 裡。如果 C 槽下的 iTunes Media 還存在的話會顯示錯誤。
其實是可以直接拷貝 iTunes Library.itl 就好了。但是 Genius 不一起複製的話, iTunes 一開啓就會更新 Genius 資料。你的電腦就很有可能會呈現類似當機的狀況。因為它不僅在更新 Genius,還有更新資料庫檔的位置。


上面該複製的複製完,該刪的刪完,就以系統管理員的身份執行 CMD,輸入以下命令(royhsia 的部分要自己換,可以用複製貼上)

這就是用連結的方法將所有要求 C:\Users\royhsia\Music\iTunes\iTunes Media 裡檔案全部都轉往 E:\iTunes\iTunes Media 去。這就是那篇 iTunes: Device Backup 更改 iDevice 備份檔儲存位置的方法。(或者看 Royhsia's "Dairy"

連結完成就可以開啓 iTunes 看他跑了!!我弄過兩次,第一次跑了十五分鐘,第二次跑了十分鐘。跟資料庫檔的大小很有關係,我的 iTunes Library.itl 目前是 8.1MB。

First Time Open iTunes
First Time Open iTunes

在這邊跑了好久好久的過程中,如果你有 Audible 的有聲書,它會要你授權電腦。我只有遇到這個要授權電腦,並沒有遇到 Apple ID 的授權。

看檔案位置已經改成 C:\Users\...
Mac to Windows 匯入成功!
Mac to Windows 匯入成功!

接下來只要再更改 iTunes Media 的位置,把它改成資料庫真正在的 E 槽就好了。也就是第一部分廢話很多那段所要做的事。

更改 iTunes Media 位置
更改 iTunes Media 位置

按下確定後跑不到一分鐘的更新 iTunes 資料庫
更新 iTunes 資料庫中

在這邊他有可能會因為有勾選第一項的「保持 iTunes Media 資料夾的整理狀態」而開始更改檔名以及資料夾結構。如果沒勾的話應該就不會跑了。我不知道為啥跑了這個東西之後有些檔案的位置被改掉,我明明之前就已經讓 iTunes 管理音樂了。導致我第二次為了要擷圖的時候有些檔案位置跑掉了,出現驚嘆號。不然第一次弄的時候是完全沒問題!

保持 iTunes Media 資料夾的整理狀態
保持 iTunes Media 資料夾的整理狀態

換到 E 槽啦!
換到 E 槽啦!

這就是從 Mac 把 iTunes 換回到 Windows 的方法啦!不用用程式改檔案位置, iTunes 會自己改!如果是要放到 C 槽下,更是連命令提示字元也不必用。

順便附上如果沒有 iTunes Media,直接看從 Mac 複製到 Windows 的資料庫檔下的檔案位置長的是怎樣。還有在 Mac 裡又是長怎樣。

Original File Location
Original File Location
file://localhost/C:/Users/royhsia/Music/iTunes/iTunes Media/Music/Boa/My Name/14 We.mp3

File Location in Mac
File Location in Mac

順帶附上我剛好找到的 iTunes Library.itl 與 iTunes Library.xml 解釋,《iTunes:什麼是 iTunes 資料庫檔案?》。

關於 iTunes Library.itl 檔案:
這個檔案存放資料庫中的歌曲,以及您所建立的播放列表。某些歌曲的相關資料會儲存在這個檔案中。如果您刪除這個檔案,當您開啟應用程式時,iTunes 會建立新的空白拷貝,但是您建立的所有播放列表、歌曲喜好程度、註解或其他資訊都會遺失。iTunes 資料庫檔案僅供 iTunes 使用,是 Time Machine 在 OS X 上唯一會備份的檔案。
這個檔案包含的某些(但非全部)資訊和 iTunes Library 檔案中所儲存的相同。iTunes Library.xml 檔案的目的,在於讓其他電腦應用程式使用您的音樂和播放列表。在 Mac OS X 中,其他 iLife 應用程式(如 iPhoto、iDVD 和 iMovie)都會使用這個檔案,讓您將 iTunes 資料庫中的音樂輕鬆加入計畫案。

這就是為什麼真正要備份 iTunes 資料庫檔只需要備份 iTunes Library.itl 就好了。因為其他幾個 iTunes 會自己產生。

原來只要兩步驟就可以將 iTunes 資料庫亂移啦~


同場加映!如何刪除 iTunes 連結已死的驚嘆號檔案。(因為檔案真實位置已經抓不到了,所以刪掉的只是資料庫檔裡的記錄而已。)

首先說明一下方法:
一、將所有音樂資料庫中的檔案全都加到一個新的播放清單(不是智慧型播放清單),命名為「驚嘆號找找找」。
二、新增一個智慧型播放清單,條件設定:「播放清單」是「音樂」。「播放清單」不是「驚嘆號找找找」。
三、驚嘆號全都出來囉!!

因為將資料庫中所有音樂加入到播放清單時, iTunes 會去檢查檔案還在不在,如果不在的就會標上驚歎號,還在的才會加入至播放清單中。而第二個就是國中的聯集、交集的觀念,有在「音樂」中卻不在「驚嘆號找找找」裡,就是遺失的驚嘆號了。

所以就這樣找到啦!這樣只要全部刪掉就好了。

嗯,其實並不用命名成那個名稱,我只是舉例而已。如果還有一些資料被改位置,雖然是在 iTunes Meida 裡,但是卻沒有加進 iTunes 裡。只要直接把整個資料庫再加入一次 iTunes 就好了。